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和叶晒干后,冬天垫在鞋或靴子里﹐可以保暖。 靰鞡草又叫红根草,是沼泽湿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绿色,丛生,茎叶细长,高近1米。 “靰鞡” 又写作“乌拉”、“兀剌”,是东北民间用牛皮做成的一种鞋子。乌拉本是满语,是指北方满族先民发明并制造出的鞋子,叫“靰鞡”。因这两个字不好写而常常写成“乌拉”。靰鞡草意为“皮制防寒鞋”,靰鞡草也由此得名。而用来垫这种鞋的一种关东小草,民间称“靰鞡草”。
一次,弟兄俩走迷了路。眼看吃的东西找不到,穿的衣服也露出了棉花,冷得两人直打哆嗦。哥哥看看弟弟,弟弟瞅一下哥哥,两个人偎依一起谁也没有办法。到了夜晚,寒气逼人,兄弟俩谁也睡不了觉,实在困得不行,弟弟入睡了。哥哥想:“今晚说不定要把我弟兄二人冻死在这里,怎么办?”哥哥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全盖在弟弟的身上,又用刀子削掉自己的头发放到弟弟的破靰鞡里。好心的哥哥离开弟弟几步就冻死在树林里。弟弟一觉醒来,发现哥哥不见了,就到处寻找。他看到哥哥赤着身子冻死在树林里,又看看自己身上盖着哥哥的衣服,靰鞡里垫有哥哥的头发,更加怀念哥哥。弟弟抱头大哭,把哥哥的尸体用土块盖好,自己走出了树林,又去寻找新的生活。第二年春天,弟弟来到哥哥坟前,看到哥哥的坟上长出了像头发一样的嫩草,眼看着往上长。弟弟想,这可能是哥哥怕我冬天冷,又早给我准备暖脚的草,于是就割下来。到了冬天,弟弟用这草放在靰鞡里暖脚,脚一点也不觉着冷了。因为这草在靰鞡里取暖用,就叫它“靰鞡草”。
靰鞡草也就是塔头缨子,过去我们这里到处都是,但现在荒原湿地都已被开垦,只有个别地方才能找到。我所知道的塔头缨子有两种,一种是长得高,宽而长,一种是长得矮,园挺而细。前一种这里人称它是懒汉锤,因为靰鞡草要用木榔头砸软才能用,但这种很好砸也很柔软,但韧性不好,容易被碾碎,而后一种则相比较难砸,柔韧性更好,绵软耐磨,用的时间长。但后一种很少,只有在部分湿地里少量生长,当然我必须要割这种靰鞡草,因为它属于靰鞡草中的上品。
于是我在8月11日下午,穿好靴子、带好镰刀,骑着摩托,直奔原八连后面泡子东的湿地,因为小时候我们都在那里割靰鞡草,肯定会有。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进入草甸子后,行走太艰难了,高低不平,水很深,又头顶30多度的酷暑高温,一会就汗流浃背,又有蚊虫的叮咬,眼里流满汗水,水靴一会就灌包了,每行走一步都很艰难。我心里想再艰难也要挺住,非把靰鞡草割回去不可。就这样一边行走一边寻找,用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找到了我要找的靰鞡草,真是欣喜若狂。
评论